荆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中华同志
在2016年农机互保“三夏”跨区作业联席协调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16年5月25日
尊敬的焦厅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在荆门市屈家岭区召开的2016年三省一市一司农机互保“三夏”跨区作业联席协调会议。也借此机会,我代表荆门市委、市政府对三省一市一司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到我们荆门来,就农机互保“三夏”跨区作业联席协调的有关事项,交流经验,传递信息,沟通协调,表示热烈的欢迎!
农机跨区作业,本身就是一件实事,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喜事;农机互保“三夏”跨区作业,更是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大喜事。它是习总书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我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意义深远。即符合中央的农业方针政策,也顺应农民机手的真切期盼,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呼声。我在这里代表我们中国农谷的农机朋友,代表我们中国农谷的农民群众,向对这项活动的倡导者,向对这项事业的推动者,向对这项工作的创新者,致以最深深地敬意!
说实在的,我也是一个农机人。我是从农机部门工作岗位上走出来的。农机手的呼声,农机手的困惑,直接反应了我们“三农”工作的整体情况,也直接影响到我们“三农”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与我们的农业现代化,与我们农民的增收息息相关。如何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模式,如何研究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推动作用,如何解决农机跨区作业中的具体问题、探索农机“三夏”跨区作业中的协调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今天参加这个活动,特别是我们郭总,用他的切身实践体会,以诗叙事,以诗抒情,以诗探路,比较科学、比较完整地对我们三省一市一司这几年探索的农机互保跨区作业服务的运行模式,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我也坚信,通过建立联席协调机制,必将为我们今后逐步运用大数据平台,参照社保医保的模式,探索将农机跨区互保服务的方式推向全国,成为全国农业机械互保跨区作业的服务模式,惠及全国的农机朋友,惠及全国的农民群众。让总书记的“五大发展理念”,在我们农机行业得到更好地践行;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在我们农机行业先行先试;为全国探索农业发展综合协调、区域协调提供示范样板。
我们荆门作为“中国农谷”和“大柴湖振兴”两大涉农省级战略实施地,是四个“之谷”,即:“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和“富民之谷”。而农机跨区作业互保的服务模式,也应作为我们“中国农谷”践行“创新之谷”的探索示范。我们要通过打造“中国农谷”的“三区三中心”,来实现四个“之谷”。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建设南方农业机械的研发、装备和实验示范及推广培训中心,要借鉴我们三省一市一司农机互保“三夏”跨区作业服务模式,来丰富我们南方农业机械的研究、装备和实验示范及推广培训中心的内涵,逐步走出一条名符其实的“中国农谷”实践探索的具体路径。我们荆门作为全省第一个正式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的示范市,有责任、有义务承担更多农机行业的探索性改革,我们也愿意为我们农机互保跨区作业服务提供更多的平台。这既是我们向在座同志们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是宣传和展示我们“中国农谷”建设的平台。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当好探路者、示范者。
祝愿在座的各位领导,与会的专家同仁,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祝愿我们农机互保“三夏”跨区作业服务模式,成为中国模式,世界模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