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护农,农机互助显身手

惠农护农,农机互助显身手

时间:2013-3-19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偏远山区,下辖15个乡镇,30余万农民,截止到2012年底,全县农业机械达3000多台,驾驶及农机操作人员达2000多人。2010年在省监理总站的倡导下,竹溪县农机监理站尝试在操作拖拉机的农户中开展农机互助工作,当年因为经验不足,措施不够,农机互助工作成绩并不显著,随着工作措施的不断加强,竹溪县的农机互助工作逐渐好转,从2010年截止到现在,共发展协会会员800余人,筹集安全互助金约20余万元,承担农机风险800余万元,受理会员理赔案件12起,支付补偿金近二万元,保证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受到了广大会员机手及社会好评。回顾三年来走过的路,我们只是在互助工作的漫长里程中起了个头,仅仅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强化领导 规范管理
    竹溪县是农机拥有量较多的山区县,安全工作稍有疏忽,潜伏的不安全隐患随时都会转变为农机事故,甚至机毁人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确保全县农机安全生产,使农机协会得到长足发展,竹溪县农机局一是于2010年成立了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为领导的农机安全协会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竹溪县农机安全监理站为窗口,开展农机安全互助工作,并安排专人赴省参加培训学习。当年全县发展会员100余人,筹集互助金1万余元;2011年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协会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分析了互助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了工作措施,这一切努力换来了协会的迅猛发展,截止到现在,全县共发展会员800人,筹集互助金20余万元。二是通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构建了“政府牵头总揽、部门组织协调、基层责任包保、交警和农机监理联手、群众广泛参与”的平安农机工作机制,形成了“人机路共管、农机安全共查、安全责任共担”的工作格局,使得农机安全天天有人讲,处处有人抓,日日有人查,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农机事故率大幅度下降,仅有的几起农机事故均为轻微农机事故。三是农机监理站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将农机互助和安全生产紧密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制度,将工作任务和责任逐一细化、量化到人,强化了工作人员责任心,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信心。
    二、强化宣传,多措并举
    为积极发展协会会员,县协会一是采取发放传单,电台、网上发稿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深入宣传协会知识,让广大会员知道参加协会需要尽的义务、自己应得的权利,使他们由不愿意参加到自愿且高兴的加入。二是编印事故案例进行发放宣传,动员发生事故机手讲案例,提高机手安全参保意识,三是接到事故理赔案件,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深夜,总是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勘查施救,强化服务会员意识。2011年11月27日,竹溪县水坪镇船形寨村村民郭映奎驾驶农用车在竹溪县城关镇石板沟村一陡坡前,因刹车失灵,重载车辆撞向路边石崖,造成车辆几乎报废,竹溪县监理站成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派专人到现场勘察,并组织施救,事后又多次到维修厂指导修理车辆,并及时向省协会报告情况,在事故发生一个星期左右,就将5000.余元补偿金送到他手中,郭映奎师傅激动不已,给协会送来了锦旗,并告诉我们,他一定要到处宣传参加农机协会的好处。又如竹溪县水坪镇店子沟村村民任正自,他在2012年11月28日发生农机事故,我们不顾路途遥远迅速安排人到现场勘察、施救,并及时把互助补偿金到位后又于2013年1月1日再次发生事故,我们没有推诿而是一如既往的到现场勘查,调查情况,后又及时把互助补偿金补偿到位这一切让任正自亲身感受到农机协会的好处。广大事故机手的切身体会加上他们的宣传,使我县农机安全互助协会得到了很好的声誉。四是把农机协会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及服务电话、事故报案电话,公示上墙,受理机手会员咨询及事故报案,接受社会监督。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降低收费标准,上门服务,方便机手,减轻机手负担。五是联系农机经销商,通过“购农机、送互助”活动,动员购买农业机械的用户也加入互助协会,增强机手抵御事故风险能力通过以上措施,农机安全互助工作得以顺利发展。
    三、完善制度,奋力进取
    我县的农机协会工作虽然在过去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我们不会满足现状,而是将以此为起点,通过对比、分析,找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把广大农机手的利益放在首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促发展,争取在年底把我县农机安全协会工作推向更新的高度。
 
版权所有:http://njb365.cn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