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机局副局长皮少成同志
在第三届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研讨会上的致辞
2012年9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江苏、四川、陕西的各位同仁、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我们在湖北边陲的信阳鸡公山风景区,迎来了第三届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研讨会的召开。首先,我谨代表湖北省农机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这次的研讨会,也是个座谈会、同时也是一个培训会,希望我们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能够畅所欲言,献谋献策,为我们农机互助保险事业“出主意、想办法、积累经验、完善发展”。
下面,我先发个言,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农机互助保险是在农机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解决我们农机安全管理问题的有益探索和有力推手。
2009年陕西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试点工作,2010年湖北跟上并在全省铺开,这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在全国农机行业成为突出的创新“亮点”。因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制度体系,也就是农机安全风险保障体系。它把农机的风险管理、防灾防损、事故查勘、救援维修、定损补偿等工作,组合成了“一条龙”的服务。把政府部门的资源、协会的资源、保险专家的资源、农机企业的资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源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发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事业。实际上是开辟了一条非盈利性的、惠农的新型农机保险道路,也可以说是初步破解了多年来农机保险的老大难问题。
过去我们农机监理主要是替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拖拉机“交强险”,拿了代办的“手续费”后就什么也不管了。现在农机互助保险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事故救援、现场查勘、定损补偿、维修服务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干,责任落实了,事业心也就强了。农机互助保险不仅帮农民机手省了钱、维了权、保了险,而且还让农民机手感到参加安全互助保险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说,这三年在湖北省累计发生的679起农机互助事故中,农民机手只要打一个电话,农机监理部门负责处理事故的同志就开着查勘车来了,同时救援的大吊车也开到了事故现场。农民机手一看,心里就有底了、不怕了,因为有人管事了,有了救援的设施手段和补偿的经济措施。从服务上来讲,这些非常具有吸引力。我们搞农机工作的同志们,每逢过年过节时最担心,最担心什么呢?最担心发生各种各样的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涉及到人员伤亡的农机事故,只要一接到重特大农机事故报案,我们省总站的同志马上就要帮助当地协调处理事故。但是很多事故问题处理起来很难、很复杂,特别是没有救援的手段和救援的经费时,有些重特大农机事故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现在有农机互助保险就不一样了,出事故后我们不但要查勘事故的原因,还要加上施救、进行补偿、联系维修等一系列服务,尽快让受损的农机恢复作业,与农民机手拉近了距离。改变了过去农机监理只收费不服务的现象。
二、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组织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是把农机安全管理、风险互助和保险保障三个方面结合到一块,应该说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组织制度创新。
湖北这三年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覆盖广、发展快、效果好”。所谓“覆盖广”是指我们不仅全省95个县(市、区)都开展了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试点工作,而且试点范围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延伸到耕整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其它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发展快”是指我们这三年每年发展的农机安全互助会员和筹集的农机安全互助会费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2010年发展农机互助会员1.6万多名,筹集互助会费330万元;2011年发展农机互助会员4.2万多名,筹集互助会费750万元;2012年已经发展农机互助会员3.9万多名,筹集互助会费745万元。“效果好”是指我们不仅累计发展了9.8万名农机互助会员,筹集了农机安全互助会费1825万元,而且累计承担了全省农机18.25亿元的风险保障,为已救援处理的679起农机事故,提供事故救援补偿金412万元,保证了农机安全生产作业。可以说农机互助保险起到了“替政府分忧、帮农民解难、为农机保驾”的作用。全省农机部门不仅获得了农民机手赠送的100多面锦旗,而且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可。2011年10月25日,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农业部政策法规司、中国保监会财险部有关领导调研《陕西、湖北两省发展农机互助保险调查情况》的材料上做出重要批示:“农机互助保险可作为新生事物加以支持和指导,这也是一件利民利农的好事。”今年6月12日,我们湖北省分管农业的赵斌副省长在省农业厅上报的《湖北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为“三夏”跨区作业保驾护航》的信息上批示:“希望总结成功的做法,推广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创新农机风险保障新模式,这是关系到农机操作人员、农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要高度重视,构建一道农机安全作业的保障线。同时,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上部、省两级领导的重要批示,从认识的角度看,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农机互助保险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增加了我们的信心。
我认为农机监理部门在新形势下要转变职能,就是要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机制体制的创新中,不能光靠自己的资源,还应学会整合其它资源。比如连接农机专业合作社抓安全生产、连接农机学校开展安全知识培训、连接农机维修网点实施安全检验、连接农机经销企业开展“购农机送互助保险”等,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组合好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才能把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做到让农民机手满意,让政府领导满意。
农机互助保险的组织制度建设是“农机部门主管、农机监理机构主导、协会组织经办、保险专家协同管理、农民机手互助共济”的运行模式。这样一个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建设,等于是组合了政府部门、协会组织、保险专家和社会多方面的资源,各个方面都应该相互合作、相互补充、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机监理机构要代表政府部门起好主导作用,也就是要领导和发展好这项事业。协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协会平台的作用,连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经销企业、农机维修网点这些资源,同时要遵循互助合作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运作,管理好农机互助保险的经费,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保险专家要在保险管理技术上严格把关,一方面要按照金融保险发展的规律、规矩办事,在规范管理、完善制度、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帮助我们主动接受中国保监会的监管,确保我们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我们要注意总结和交流经验。
2010年8月陕西省在渭南召开了第一届研讨会,2011年9月湖北省在洪湖召开了第二届研讨会,今天召开的是第三届研讨会了。可以说这几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取得是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在我们农机监理部门共同努力探索下取得的。归结起来有这么几条(1)协会搭台、农民唱戏、互助合作、同舟共济,集千家之力解一家之难;(2)协会组织的农机机身互助险、农机手人身伤害险和事故救援、维修补偿等“一条龙”服务,为农民机手的安全作业“省了钱、保了险、维了权、壮了胆”;(3)农机互助保险的“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可持续”模式,受到农民欢迎和政府的肯定,促进了“平安农机”建设事业的发展;(4)农机互助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结余积累的风险基金,实行了会员权益积分制度,使农民机手会员享有了主权和尊严;(5)建立了省协会、地市办事处、县(市、区)会员服务站、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相互联动的农机安全垂直服务体系;(6)建立了一套农机风险防范和内控监督的制度;(7)陕西省政府已将农机互助保险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并每年给予农民机手几百万元的专项经费补贴。这一点不是我们湖北的经验,是在我们曹主任(陕西省财政厅曹岚)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这个经验值得我们湖北进一步的学习和借鉴,我们回去后要把这个经验多向我们省委、省政府,向省财政部门领导汇报和争取。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创建的制度办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衷心的希望我们湖北、陕西两省,还有我们江苏、四川的各位同仁在以后的发展实践中互相交流学习、继续总结经验、继续探索提高,不断总结出我们成功的经验。我相信,这些经验,将会丰富我国农业保险的立法,为农业保险的立法提供详实的素材和依据。
我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通过我们上下的共同努力,农机互助保险事业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最后,盛情邀请各位会议代表在会议结束以后,到湖北各地去走走看看,指导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
祝第三届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研讨会圆满成功!
祝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事业在创新中健康发展!
祝各位会议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