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今年三秋农机生产呈现六特点

青岛今年三秋农机生产呈现六特点

时间:2011-5-31

  青岛市今年三秋农机生产呈现六个特点:

  一是玉米机收率进一步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加快破。全市玉米机收率达68.6%,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平度市大部分乡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胶州市部分乡镇已全面推开,即墨市由去年的零散作业到今年的部分乡镇面上展开,玉米机收在全市全面推开。

  二是突击抢收抢种,抢墒适时播种。由于今年三秋期间气候适宜,玉米成熟期相对集中,小麦播种墒情较好,秋收秋种同步进行。农机部门采取歇人不歇机的办法,做到玉米成熟一块、抢收一块、播种一块,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业机械的效能,加快了秋收秋种进度。

  三是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化实现突破。三秋期间,全市共组织上阵花生收获机1万多台,机收率达到68.1%,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9月10日,在平度市召开了全市首次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大型花生联合收获机首次上阵,填补该市花生联合收获空白,花生机械化综合水平实现新突破。上阵薯类收获机械296台,完成收获面积20.76万亩,机收率达到49.6%,比去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了全市三秋农机生产的整体水平。

  四是保护性耕作不断探索新模式,实现稳步推进。与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启动了持续高产高效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试验研究课题,在平度市兰底镇建立了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农业部、市财政投入372万元(中央补贴72万元)用于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全市共建成15个部、市级示范区,实施面积达到35万亩,比上年增长了75%。

  五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大,成为农机作业的主力军。农机合作社在组织跨区作业、调配机具作业等方面起到了主力军作用,组织调配了全市30%以上的农业机械、承担了近40%的作业量。全市共组织了5000多台农业机械开展三秋跨区机收玉米、机械耕地和机械播种小麦等作业,为农民增加收入7000多万元,比去年增加2000多万元。

  六是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去年建设2处花生机收基地,开展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今年,在平度市麻兰镇建设了一处农业部、青岛市花生生产机械化基地,为该市花生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版权所有:http://njb365.cn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