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钟祥模式”

聚焦“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钟祥模式”

时间:2012-11-27

 

情倾“三农”谱华章——聚焦“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钟祥模式”

       2010年6月4日,农行湖北省分行正式批复了《中国农业银行钟祥市事业部改革方案》,作为湖北唯一银行被列为全国“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行,从此拉开改革发展序幕。同年9月28日,全国“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钟祥召开,农行钟祥市支行的改革模式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钟祥农行以改革试点为契机,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优化业务流程,突出“六单”管理,以实现“服务‘三农’全覆盖”和解决“‘三农’客户融资难”为主要工作目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切实发挥服务“三农”金融主力军作用,提升了对县域经济的融合力和农村地区覆盖率,实现了“农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农行得效益”的共赢局面。
  截至2012年8月末,全行存款余额64.2亿元,比年初净增6.1亿元;贷款余额14.5亿元,累放贷款4.8亿元;中间业务收入2830万元,同比多增422万元。存贷款分别比“三农”事业部改革前增加20.6亿元、6.3亿元,增幅达47.25%、87.5%,存贷款总量和增量市场份额均位居同业第一;利润2011年底达到10100万元,首破亿元大关;今年已完成8863万元,同比增加2706万元,增长43.95%,稳居“四大行”之首。先后获得全国农行系统第二届文明单位、全国农行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农业银行总行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工作先进单位、农总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先进集体、农行湖北省分行服务“三农”先进单位、农行湖北省分行“十佳”支行、湖北省农行系统文明单位、农行湖北省分行信访维稳先进单位、荆门市十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钟祥市金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找准定位,科学规划服务路径。为更加精确地找准服务“三农”发展支撑点,农行钟祥市支行对钟祥市经济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调研,掌握了全市区域以及各乡镇、自然村层面的经济概况、资源物产、特色产业、重点企业、信用环境等情况,认真分析经济结构和特点。根据钟祥市产业经济分布特色,将该市现有的经济梳理为磷化工、纺织、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及新能源等支柱产业,确定为服务“三农”的主要切入点。结合钟祥支行网点分布和辐射能力,制定了1年、3年、5年发展规划,按照“一镇一特色、一行一路径、一企一对策”的思路,将钟祥市资源分布、农行行动路线以及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绘制了“钟祥市‘三农’金融生态图”,确定了服务“三农”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成为钟祥支行服务“三农”及品质经营的行动指南。
  贴近客户,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有效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效率,该行坚持积极探索、务实创新的原则,发挥自身潜能,并充分利用现代金融技术和产品突破难点,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加快转账电话“惠农通”建设,延伸服务触角。一是立足物理网点,发挥客户经理能动性,变“坐商”为“行商”,延伸服务半径,扩大辐射范围。通过在全市开展以“惠农卡进村、电子银行进村、产品宣传进村”和“有宣传栏、有信息员、有服务点、有联络员、有代理项目、有典型客户”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积极利用建设“三农”金融服务站、“三农”服务车下乡、流动客户经理组等形式,加大ATM、POS、网上银行等电子产品布控力度,将电子银行开办到农民家门口,使广大客户和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一流的金融服务,有效改善了农村支付环境。目前,该行电子产品布控初具规模,已有ATM机(存取款一体机19台)39台,POS商户399户,转账电话1509部,网上银行39733户(企业704户),个人电话银行38121户,个人手机银行58163户,电话钱包14079户,短信通客户70203户。二是该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有针对性地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农机合作社担保+农机抵押”等农户零售业务批发处理方式和企业法人客户产业“目录+限额”的整体授信和整体营销模式,开办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担保业务,提高贷款办理效率,全力支持了该市特色农业和种养加生产经营大户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惠农卡及社保联名卡39.8万张,其中惠农卡6.6万张,惠农卡占全部农户总数的37.71%,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和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6.7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9亿元,力破了服务“三农”的瓶颈。
  集中连片,打造“三农”改革“亮点”。彭墩村是湖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湖北省文明村。针对该村衍生出的金融需求,按照“抓重点、带全部、零售业务批发做”的思路,积极创新产品,坚持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推手,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土地流转担保和林权抵押等担保方式,聚合特色产品,集中连片地支持彭墩村农户新居建设、绿色生态基地建设、种养加生产经营大户经营生产、青龙湖公司及其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发展,有效拓宽彭墩村农副产品的销售和消费渠道,满足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由于彭墩村远离城镇,过去农民办理转账、汇款业务都要进城或到附近乡镇,相当不便。为助推彭墩新农村建设向深度发展,该行紧贴农民金融需求,充分发挥电子渠道产品优势,积极开发和营销电子产品,延伸服务触角,根据该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彭墩村建设“三农”金融服务站2个,布放转账电话5部、POS机3台,并通过转账电话实现小额支付功能,为持卡农户提供了小额现金支取、转账、结算、电话钱包、网上银行、短信通等服务,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
  找准方向,提升信贷业务品质。为实现与中国农谷建设项目有效对接,该行在继续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录库、产业集群企业目录库、骨干农资企业和重点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生产)企业目录库的基础上,围绕“三化”同步的工作要求,注重对县域招商引资新业主、大项目的营销。针对钟祥市是一个磷化工、棉纺企业较多的特点,打破常规,积极争取上级行对限制行业禁贷的限制,采取担保、经营权质押及中小企业联保等多种经营形式,积极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全面提升了资产业务发展品质。截至6月末,全行优质中小企业客户达到52家,今年新增中小企业优质客户6家,法人优质客户占比高达85%。根据县域小微企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目标,认真落实“中小企业成长规划”,针对全市经济发展实际和特点,通过建立优良小企业目录库、推广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和可循环使用信用等方式,积极探索“大银行服务小企业”服务模式,坚持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作为自身调整信贷结构、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工作来抓,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难度大;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房地产抵押、林权抵押、船舶抵押、存货抵押、专业担保公司担保、单个法人和多户联保贷款,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中小企业壮筋强骨、提升经营层次和出口创汇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该行已支持小微企业44家,小微企业贷款规模达到4.3亿元。
  寻求突破,助力新农保服务畅通。近年来,钟祥支行始终以新农保代理权为契机,不断落实跟进措施,采取联动发展、整体推进,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发好一张卡片、办好一个试点、装好一部电话、畅通一条渠道、宣传一个口径),强力开拓新农保代理业务市场,实现了服务“三农”新突破——新农保征缴结算系统全省率先畅通,形成新农保社保卡“一卡通行”、新农保征缴代发“双轮驱动”、服务渠道“一网打尽”的良好局面。目前,已在全市497个行政村安装转账电话501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开通金穗惠农通特约商户497个,通过社保卡征缴保费7000余万元。实现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城里人一样取现和刷卡消费等多种现代金融服务。(记者 严东华 通讯员 曾庆林 陈玉)

版权所有:http://njb365.cn 转载请注明出处